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列傳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不同等而上之固有可得而详者

熊氏朋来曰仪礼是经礼记是傅儒者恒言之以冠义
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 与仪
礼士冠士昏乡饮
酒射燕聘之礼相为经傅也刘氏又补士相见公食大 (第 11b 页)
兴高堂生得仪礼十/七篇后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礼经)
(于孔氏壁中凡五十六篇河间献王得而上之其十七/篇 与仪
礼正同馀三十九篇藏在秘府谓之逸礼哀帝)
(初刘歆以列之学官而诸博士不肯置对竟不得立孔/郑所引逸经中霤 …… (第 19a 页)
也王居明堂也固得仪/礼三十九篇之四而投壶之类未有考焉疑古礼逸者)
(甚多不止于三十九篇也投壶奔丧篇首 与仪
礼诸篇/之体如一公冠等三篇虽已不存此例盖作记者删取)
(其要以入记非复正经全篇矣投壶大小戴不同奔丧 …… (第 19a 页)
仪礼有昏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礼记则有昏义乡饮酒义燕义聘义以释之其他篇)
(中虽或杂引四代之训而其言多 与仪
礼相为表里但/周礼仪礼皆周公所作而礼记则汉儒所录虽曰汉儒)
(所录然亦仪礼之流也仪礼之书汉初已行故高 (第 24a 页)
 礼官博士约旧损益修撰仪注以合时变臣今所集

 录开元以后至元和十三年奏定仪制不唯与古礼
 有异与开元仪礼已自不同矣礼科者名教之总
 仪
注相扶而行阙一不可今备礼科之单复欲使开
 卷尽在案文易徵其他五礼仪式或旧仪不载而与
 新创不同者次第 (第 38a 页)
仗与
众官分左右前引教坊乐鼓吹不作至郊坛南棂星门外
侍中传制众官下马赞者承传众官下马下马讫自卑而
与仪
仗倒卷而北两行驻立驾至棂星门侍中奏请
皇帝降马步入棂星门由西偏门稍西侍中奏请升舆 …… (第 16b 页)
停敕众官下马侍中承旨曰制可门下侍郎俛伏兴退
传制赞者承传众官下马毕左右前引入内 与仪
仗倒
卷而北两行驻立驾入崇天门至大明门外降马升舆
以入驾既入通事舍人承旨敕众官皆退宿卫官率卫
士宿卫 …… (第 25b 页)
前导教坊乐鼓吹不作至郊坛南棂星门外门下侍郎
跪奏请皇帝权停敕众官下马侍中传制敕众官下马
自卑而尊 与仪
仗倒捲而左右驻立驾至内棂星门侍
中跪奏请皇帝降马步入棂星门由右偏门入稍西侍
中跪奏请皇帝升舆就拜兴侍 (第 47a 页)
 (为主堂下之乐以管/为主其实相合以成)

 (陈氏栎曰郊特牲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即此说以證此章 与仪
礼皆无不合古文简质下之)
 (一字别管鼗鼓为堂下之乐显见鸣球琴瑟为堂上/之乐矣奏石丝以咏歌之时则堂下 (第 5a 页)
鼓吹振作驾至崇天门外垣棂星门外
门下侍郎奏请车驾权停敕众官下马赞承传众官下
马车驾动众官前引入内石桥 与仪
仗倒捲而北驻立
驾入崇天门至大明门外降辂升舆以入驾既入通事
舍人承旨敕众官皆退宿卫官率卫士宿卫如式 (第 39b 页)
 大略可睹矣惟大夫之冠仅一见于国语而其礼不
 得闻记殆以其衰世之制而略之与
    蕙田案自家语以下各条 与仪
礼记互相𤼵
    类附于后诸家之说盛氏近之
          右经传天子诸侯大夫冠礼
礼记曲礼 (第 45a 页)
    执等进御茶御酒诸仪也至四年于禁卫外

    又摘护圣马军作引从而二年及仪并无之
    其馀 与仪
同盖四年之阅较二年特为详备
    且二年未有茅滩教场祗就白石行之广狭
    不同耳
孝宗本纪乾道 (第 66b 页)
 (亦然如曾孙为曾祖父母也适孙祖在为祖母也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也是皆难以旁亲例者也其遂)
 (可不用衰负板辟领与家礼之 与仪
礼图说盖各𤼵/明注疏而犹各有所未尽也吾故谓衰齐必当有二)
 (式/)
 (盛氏世佐曰袪接于衣之末者 (第 39a 页)
 之丧而丧之圣人处权子思惟循礼而已 朱子曰

 出母得罪于祖不得入祖庙不丧出母是正礼孔子
 却是变礼也又曰子思所答 与仪
礼都不相应礼为
 人后者为出母无服只合以此答之 吴氏澄曰子
 上父在不得为出母服者子思兄死时使其子续 (第 10b 页)
 郑氏以为司徒之属师氏误矣论说即所授之数为

 讲论而详说之习其事不明其义诵其言不明其指
 与不学无异大司成所以必为之论说也 马氏睎
 孟曰数 与仪
浅而易见故小乐正诏以三者之仪大
 乐正授以三者之数皆于先义则深而难知故司成
 论说在后欲学者由浅而至 (第 21b 页)
 不作则声音固已久閟于耳矣彻而去之亦不欲接
 于目也 黄氏乾行曰绝气以上生者爱亲之至情
 也男子以下死者谨终之正道也
 案此 与仪
礼文小异仪礼云疾者齐养者皆齐二句
 最得礼意郑注云齐正性情也疾者正养者亦不敢
 不正去亵衣恶其污远妇 (第 2b 页)
 (子有庶子而无适子则卜所以为后者如卫之石祁/子是也况无子而为之置后其有不听于神乎吾是)
 (以知其卜也卜之则勿问其孰为亲孰为疏可/也是可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也作置后解)
  (徐秉义
与介孝廉书谨启吾师兵部公立后一事所/以纷纭至今者彼盖徒为赀产起见而未尝折之以)
 (大义也夫立后之典 (第 49b 页)
    乾学案唐时虽有此敕其后亦竟不行
宋史礼志仁宗景祐三年侍讲学士冯元言仪礼礼记
正义古之正礼开宝通礼五服年月敇国朝见行典制

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惟通礼义纂引唐天宝六年制
出母终服三年又引刘智释疑虽为父后犹为出母齐
衰卒哭乃除盖天宝之制言诸子为出母故云终服三
年刘智言为父后者为出母故云犹为齐衰卒哭乃除
各有所谓固无疑也况天圣五服年月敕出妻之子为
母降杖期则天宝之制已不可行又但言母出为父后
者虽不服亦申心丧即不言解官若专用礼经则是全
无服式若俯同诸子杖期又于条制相戾请凡子为父

后无人可奉祭祀者依通礼义纂刘智释疑服齐衰卒
哭乃除踰月乃祭仍申心丧则 与仪
礼礼记正义通典
通礼五服年月敇为父后为出母无服之言不远如诸
子非为父后者为出母依五服年月敇降服齐衰杖 …… (第 28b 页)

杖期又于条制相戾请凡子为父后无人可奉祭祀者
依通礼义纂刘智释疑服齐衰卒哭乃除踰月乃祭仍
申心丧则 与仪
礼礼记正义通典通礼五服年月敇为
父后为出母嫁母无服之言不远如诸子非为父后者
为出母嫁母依五服年月敕降 (第 47a 页)
 (之母宣公弟叔肸之妻也而穆姜称声伯之母为姒/子容之母叔向之嫂也伯石之母叔向之妻也而子)
 (容之母称伯石之母为姒则是娣为兄妻姒为弟妻 与仪
礼及传文正合无可疑矣而乃颠倒其说谓姒)
 (长而弟稚可乎独怪贾公彦明知左氏稚妇为姒之/说乃过泥郑注谓 (第 38a 页)
    也则适母之不厌庶母明矣此王子之母本
    以父在不得服非因适母之故也赵注既失
    之于前朱子复袭之于后实 与仪
礼不合故
    为辨之 又案仪礼麻衣之上有麻字集注 (第 20a 页)
 (士以下练而白布齐是斩衰一年/也既葬而白布齐是斩衰三月也)

 (金贲亨曰丧礼衰衣图无内外衿 与仪
礼不合案仪/礼丧服云衰长六寸博四寸注云广袤当心也疏云)
 (缀于外衿之上故得广袤当心观此则衰衣有衿 …… (第 27b 页)
 (之与曰否经传无明文郑玄之注贾公彦之疏亦然/如曾孙为曾祖父母也适孙祖在为祖母也为人后)
 (者为本生父母也是皆难以旁亲例者也其遂可不/用衰负版辟领与家礼之 与仪
礼图说盖各发明注)
 (疏而犹各有所未尽也吾/故谓齐衰必当有二式)
 (万斯同曰古之五服未有不用衰者 (第 28b 页)
 (礼每加以远子游亦曰丧事有进而无退虞时作主/于寝祔则主入于祖庙所谓自近而远以渐而进也)
 (先儒谓祔后复反于寝至练而后迁于庙则/是远而复近进而复退矣然则何庸有饯乎)
  (徐秉义
曰世之论祔祭者谓祖与孙同庙当行大小/祥祭之时为孙而设不可祭及于祖而祖之神在上)
 (得无有所嫌乎予曰 (第 38a 页)
 乎使其哀己忘何必弹琴
子夏既除丧而见(注见于/孔子)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
不成声(注乐由/人心)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
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
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注虽情异善同俱顺礼家/疏此言子夏子张者案)
(语及诗傅皆言子夏丧毕夫子与琴援琴而弦衎衎而/乐闵子丧毕夫子与琴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与此不同)

(者当以家语及诗传为正知者以子夏丧亲无异闻焉/能弹琴而不成声而闵子至孝之人是故孔子善之)
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又期而大祥有醯酱
又期而大祥居复寝
杂记三年之丧祥而从政(注此谓庶人也从政从/为政者教令谓给繇役)
丧大记祥而食肉 既祥黝垩(注黝垩垩室之饰也/地谓之黝墙谓之垩)
  (徐秉义
曰丧之有祭始于虞故仪礼有士虞之文其/再虞三虞及卒哭之祭皆仿初虞为之矣至卒哭之)
 (后尚有祔练祥禫四 (第 22a 页)
   谓丧内可行祭礼乎杜预建太子短丧之议
    为时人所訾必欲求伸已说未免牵合附会
    而不知 与仪
礼礼记实相悖也
左传襄公十六年冬穆叔如晋聘且言齐故晋人曰以
寡君之未禘祀与民之未息不然不敢忘(注禘祀 (第 8a 页)